close

最近突然卯起來追這部紀錄片/實境節目:Indian Matchmaking(中譯:印度媒婆),原本只是好奇印度包辦婚姻的文化,想不到這節目鋪陳劇情的手法一流,配樂挑選引人入勝,竟讓人停不下來!

所謂的「包辦婚姻」,用更通俗的語句來講就是「相親」。對於相親節目我們一般不陌生,一些我愛紅娘、戀愛巴士經典節目沒看過也大致聽過,再近一點像雙層公寓、善茶坊等,可以看出大家對這類行的節目都有著無可按耐的好奇心,或是就是單純勾起諸位的大媽魂、八卦欲,就是想看一下別人怎麼談戀愛。

相較於過往那些相親節目,我之所以對這部著迷不已的原因,除了跨文化的衝擊之外,他做的很棒的一點是——強調了個人在關係中的重要性,還有自我成長的可貴。

 

從一個很簡單的問句開始:你為什麼想要結婚?

雖然婚姻已不再是現在生活的必備目標,但在印度許多保有傳統觀念的家庭而言,婚姻仍舊是一項人生必辦的代辦事項,晚婚已經是最大讓步,最好還要找到那位人生伴侶,共同走向婚姻的殿堂,成為彼此家族的一部份。
 
節目中不只一位主角,但可以看到不少人的登場都是背著這樣的枷鎖出爐,過去可能有幾段無疾而終的戀情,並不是那麼渴求婚姻,但周遭的人都告誡他/她「是時候了」,自己好像的確應該找個伴了。

但現在畢竟和爸媽的年代不同,以前的婚姻主權人在新人的爸媽手上,你的婚姻象徵的和另一個家族的聯合,長輩們說好就好,沒有什麼容你置喙的餘地。而如今,給了婚姻雙方的主角更多的彈性。

媒婆的角色其實也極像現在具有AI推薦功能的交友APP,你列出條件,媒婆為你挑選出適合你的對象,確認過個人簡介沒問題後,安排見面(這是必要的),假如有戲就繼續唱,沒戲我們就再試試看其他。

沒有像過往那樣無法選擇,然而「太多選擇」對大多數年輕人而言也是另一種煩惱。

 

「你得先了解自己想要什麼」

跟愛看八卦的喜愛程度不相上下的是,每個人追求自我成長的渴望,想要讓自己成為好還要更好的人,追求更幸福的生活。

第一個出現的女性角色「Aparna」,名校學歷、擁有極佳的社會地位、律師職業,興趣是到沒去過的國家觀光,彷彿集遊一般在護照頁上累積各種入境章。

問她理想型,她馬上列出一大堆理所當然的條件,經濟地位與她相當、不想在家裡又看到律師、最愛也熱愛旅行、能融入她的家庭。

接收了Aparna的需求後,推出人選時媒婆西瑪只說了一句「無法給她太多選擇」,她其實也不了解自己想要什麼,她想的都是「自己認為會喜歡的」。


  
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疑問吧,到底什麼是自己想要的?
只是因為該結婚了,所以來找對象,怎麼樣的對象適合自己?
「碰到了就知道了吧!」

 

想法太多,歸納出三個脫單要點。

 
1、定義自己的價值觀:
在尋覓靈魂伴侶的路上,現在已經不像以前的相親一槌定音,你可以選也可以逃,最重要的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,你一定能感受到哪些是對的人,哪些時候是在勉強自己,任何過於勉強的相處狀態都不會長久,真正能走向未來的伴侶,至少其中一人要堅定。
 
2、靈活、靈活、靈活:
這媒婆西瑪也常講:「適應與讓步」,不然你以為爸媽為什麼能夠相處這麼長時間不分開?彼此各退一步,如果是想要共譜未來的夥伴,懂得靈活作戰、且戰且走,才是好舵手。
 
3、然後試著相信別人:
你知道嗎?整部紀錄片看下來,你其實不會特別討厭哪個角色,尤其是在你知道他們的各自內心話之後。但某些台詞卻不斷在你內心迴盪,其中Vyasar欲被告知媒婆西瑪以及自己心儀的女孩,關於自己父親的那段身世,看比同志出櫃般緊張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推翻過往所有經營的一切。
 
我們最害怕的就是,不敢再毫無防備地相信別人了。
開啟一段新戀情多不容易,需要冒險相信別人、需要時間讓自己感到自在。現在不流行老派的從一而終了,如何乾淨的全身而退,讓自己不要受傷,才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,也是暗暗的、虛弱的呼救。
但就像《進擊的巨人》漫畫中所說:「什麼都無法捨棄的人,什麼改變不了」,如果說情感是你心底最軟的一塊,是不是就要捨棄一點自尊,打開窗戶讓其他人來打打招呼?(仍舊在思考的問題,我沒有答案)

 

「在婚姻的角色」

在印度當一個經濟獨立的「現代」女性很困難、很困難,我不想為所有的女性代言,但必須說,女性走入婚姻家庭生活的代價真的比男性大太多了。
請原諒我作為一個女性為女性發言,光是走入華人社會的家庭,縱然雙方家族再開放,那些自古以來丟給女性的枷鎖,光想到就怕得想哭。
 
Ankita被各種聲音逼得想要找伴侶,最後從找婚姻伴侶的依戀走出來,決意專注在自己的事業。「把時間留給自己,太讚了!」
生活不該只有一種定義,回歸那句老話,請自己定義自己的價值觀。

 

所有的問題的答案都終歸在:「我不知道」


你覺得你會和他有未來嗎?
你確定就是他/她了嗎?
婚姻就代表人生的終點了嗎?
婚姻究竟代表的是什麼?

——我不知道。
  

 

 

 
與其說是記錄印度媒婆文化的紀錄片,不如說是現代年輕人找尋自我意義的成長教育片吧。(聽起來超難看XD)
 

arrow
arrow

    le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